MC美嘉影视TV MC美嘉影视TV

对话《聊斋:兰若寺》主创:用动画语言展现传统文化之美

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7-23    浏览次数:48

追光动画制作的动画电影《聊斋:兰若寺》日前上映。在新片云集的暑期档,该片连续3天跻身单日票房榜榜首,工作日连续4天票房上涨。

影片改编自文言短篇小说集《聊斋志异》,讲述了6个风格各异的东方志怪故事。新改编的故事有何看点?深耕传统文化题材的追光动画有何新突破?记者采访了主创团队,听他们讲述影片背后的创作故事。

故事新编 注入时代价值

《聊斋:兰若寺》是追光动画继《长安三万里》后“新文化”系列的第二部作品,历时4年制作,采用“1+5”的叙事结构,以蒲松龄夜探兰若寺的主线故事《井下故事》切入,通过讲故事的方式,将《崂山道士》《莲花公主》《聂小倩》《画皮》《鲁公女》五个独立篇章娓娓道来。

为何选择改编《聊斋志异》?影片制片人宋依依介绍,原著记录众多奇闻异事,悬疑元素突出,蕴含东方特有的想象力,很适合以动画形式表达。

在内容摆布上,主创将其当作一部长片处理,在主题设定和情感浓度上实现层层递进。前两个故事探讨人性,聚焦贪心、真心,后三个故事围绕情感关系展开,呈现乱世情、夫妻情、生死情。

彰显童真的宝贵。《莲花公主》将主人公从成年人改编为小朋友,通过两个孩童的冒险旅程,带领观众走进一个如梦似幻的“蜂国”世界。“正如片中台词所说,‘心有童真,梦也可以化而为真’,期待通过该故事唤起观众内心最珍贵的童真。”该篇章导演谢君伟说。


《莲花公主》篇章剧照。片方供图

传递情感的力量。导演邹靖同时执导了《聂小倩》《鲁公女》两个篇章,在他看来,二者皆聚焦于爱情,但情感的呈现方式有所区别。前者将故事背景设定在一个动荡时代,着眼于“欲语还休”的青涩恋情;后者则将核心落在生死别离,展现一段冲破生死障碍的动人爱情。

邹靖进一步介绍,《鲁公女》作为本片最后一个故事,它在原著中情节本就完整,情感浓度也很高,团队顺势把篇幅和情感浓度拉到最长、最高,采取三幕递进的结构,让情感从轻盈浪漫到炽烈再到跨越生死,为观众营造出强烈的沉浸感。

“原著所探讨的质朴的情感和人生的道理,在当下仍然具有现实意义。”宋依依表示,影片将原著内核与当下的价值观结合起来,通过故事集的方式展现情感的真、人性的善、生活的美,让观众感受到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。

技术赋能 展现瑰丽想象

技术为动画电影想象力发挥提供了更大空间。《聊斋:兰若寺》主创团队在技术、流程和算法上不断探索突破,为观众打造一个光怪陆离的聊斋世界。

展现中式美学韵味——

以对称构图和平衡性构图展示主人公的平淡生活;将大量留白镜头和折枝构图用到书斋场景,彰显古风意境……主创将宋画的基本特征大量运用在《画皮》这一篇章中,营造出古典凄美的氛围,受到观众好评。


《画皮》篇章剧照。片方供图

宋依依透露,靠工业化技术批量生产无法还原古风美感,创作者们后续仍需逐帧单独调整片中人物、树木、屋瓦的配色。“最终通过技术打底、艺术落笔,几百号人共同完成了一幅会动的宋画。”

探索老故事新表达——

大众熟知的故事如何讲出新意?主创团队创作《崂山道士》时,考虑在视觉效果上突破。“毛毡质感柔和,具有民族特色,而该篇章调性轻快,比较适合采用毛毡风格来表达。”宋依依说。

这一篇章里,场景和角色目之所及之处基本都运用了毛毡。制作和后期渲染层面也迎来了庞大的工作量,宋依依打了个比方,15分钟时长的《崂山道士》毛发的渲染量,是一个长片的渲染量。


《崂山道士》篇章剧照。片方供图

从《新神榜:杨戬》里惊艳的“水墨太极图大战”,到《长安三万里》用近两年时间制作的“将进酒”片段,再到《聊斋:兰若寺》分别定制的毛毡、宋画方案,追光动画近年来在技术探索上的脚步从未停歇。

追光动画总裁于洲认为,动画电影与实拍不同,它的每一帧都是“造”出来的。没有技术支撑,故事只能留在纸面;有了技术,情感和想象力才能真正被看见。

动画为笔 讲好中国故事

不少业界人士认为,动画电影在造型、调度与表演方式上拥有独特优势,能对现实世界予以充分概括提炼。

“动画电影就是要充分发挥动画语言的优势。《聊斋:兰若寺》艺术风格多元、篇章式结构灵活,是目前我们的作品中动画性比较充实的一部。”宋依依说。


THE END

友情链接模块

本地记录
*
*